新闻详情

初三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

发表时间:2016-10-18 17:04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据一项调查表明:面对中考,感到有信心的学生不足20%,而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感到紧张,心理压力增大。

     镜头一:小A从一开学,就在家长的督促下进入了“准初三”的状态。一周六天在校,仅有的一天周末还请了两个学科的家教。因此小A的作业也就堆积如山,晚上开夜车,早上还要早早起床背英语、语文。小A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电视,没有上过电脑,没有翻过杂志。尽管如此,父母似乎还是不够满意,因为成绩并没有多大的起色。小A也开始有点沉不住气了,她越来越不想过这种枯燥的生活,不想再参加补习班,不想再早起背英语……

     镜头二:某生日记:“到了初三,压力一下好大,父母的期望不能辜负,老师的耳提面命令我招架不住……父母和老师都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,同学们也在明里暗里和我较劲。我想一个人在一间房间里单独呆一段时间,哭也好,思考也好,我就是不愿意和人交谈。”

     事实表明,初三学生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主要来自于老师的批评、家长的责备、同学的轻视以及缺乏自信。中考考试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学生的一次分流,选择结果的不确定性,让种种不安和紧张随之而来,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,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,不仅影响考试的成绩,还会产生心理障碍,导致心理疾患,对他们的成长不利。所以应尤其关注初三学生的心理状态。了解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,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和心态,教会学生调节控制消极情绪,鼓励他们积极进取。

一、进行理想教育,正确看待考试

     理想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,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激励作用的。而据我所知,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,却很少有人去设想自己的未来。班主任应在这时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成材教育,明确个人发展与社会理想的关系。一个人应该有理想,尽管有的时候,那好像只是一种“空想”,但坚定而美好的理想更多带给人的是一种信念,一种能够在困难时候支持自己不断向前的动力,是在人生旅途中坚持奋斗的精神支柱。鼓励孩子“立志要趁早”:通过中考复习,能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,观察力和思维将得到很好的锻炼,更重要的是,孩子的意志品质将受到考验。逼着孩子要能不怕挫折、不畏困难,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进取。这些是同学们将来干一番事业的最基本的必备要求。所以,经历中考其实也是经历成长,其意义远大于考卷上的分数。

其次,学生需要考试,就像人需要体检一样,对“症”下药才是考试的意义。体检可以帮助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怎么样,身体各个方面都很好,我们可以继续保持,哪个方面有毛病,我们可以对症下药。中考也只是对初中三年学习效果的一种阶段性检测。

      二、积极争取家庭配合,减缓心理压力    

学生的心理紧张、心理失衡,也来自于家庭的压力,如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,强迫式的关爱,有意或无意中对子女应试的干扰,家长的不健康心态乃至一言一行或一举一动,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态。通常家长容易陷入有两种误区:一种认为整天耳提面命孩子才会重视,于是天天在孩子耳边唠叨;另一种又担心带给孩子心理负担,一句话不能多说,在孩子面前小心翼翼。其实面对中考,很少有学生能毫不在乎,漠然视之。他们渴望好成绩,需要父母老师的关心帮助但又害怕过度的压制、唠叨。上文所提到的两种家长的方式都对孩子无益。须知,只有家长具有健康的心态,才能使子女也具有健康的心态,才能对中考以平常之心待之。所以,家长应注意主动给孩子创造减压的氛围:多鼓励,少责骂;多沟通,少唠叨,更多的是让他们明白,父母爱他们,现阶段父母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他们能不断改进自我,不断进步。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,共同商量对策。

同时,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,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理解。我曾经在初三伊始搞了一次活动,让学生回家向家长调查如下几个问题:1)你的父母在哪里上班?干什么工作? 2)他们上班累不累?赚钱累不累?要有具体事实,是怎么个辛苦法?3)父母辛辛苦苦地养活你,对你有什么要求和希望?在这之前,我先利用家长会给家长说了这次调查的意义,让家长有心理准备,明确要求: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你们的“不容易”,你的回答越能感染孩子、越能触动到孩子的内心,这次活动就越成功。然后我把学生的调查收回来,选出几个写得特别好的孩子在班会课上读,同学们大都有触动。有一个男生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,他由母亲独自抚养。平时好动多话,头脑聪明但成绩不佳。他在班会上读着读着就落泪了。他说母亲是记者,整天在外面跑新闻,工作压力不说还很辛苦,但从不把自己的劳累流露出来,工作再忙,也会在儿子周末回家时褒好汤,补充营养。自己都长成了“小男子汉……”却还昏耍不努力学习,不知道体谅母亲,真不懂事,并表决心说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,孝顺母亲,做一个懂事的好儿子。这次活动后,我鼓励学生回家大声地感谢父母,“告诉爸爸妈妈,你有多爱他们”。后来我了解到,当孩子和父母当面讲这话时,双方都有点不习惯,“更多的是感动,好象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”,“和孩子的心贴近了”。家长反映,孩子变“乖”了,而学生则认为父母好沟通了。一个后来进步很大的学生说:“原来我爸妈逼我学,我不愿意学;现在不用逼,我自己知道该认真学了,不然对不起父母,也对不起自己。其实读书也没那么痛苦。”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然的血缘,能相互理解,心灵沟通了,其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。

      三、指导学生理智地面对自己的实际水平,订立科学的阶段目标,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,学会冷静的总结

有个学生告诉我,他在年级排名400名左右,如果每次月考他都能前进50名,中考就可能考进实验班。这样的目标显然太过于理想化,因为大家同时都在努力。不符合实际的目标,不但不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,还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。目标的订立不能脱离实际,既要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,更要起到帮助他们坚强信心的作用,“跳一跳能摘到桃子”。而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是进步的机会,发现问题,改善复习策略,提高成绩才是根本。

四、遵守常规,要有规律的作息

在一段时间,我带的班里出现逃课间操、早操的情况,也有钻空子不穿校服的,寝室里也因为晚睡、内务等原因连连扣分。虽然是极少数情况,但我没有忽略。找来个别学生交流,了解了他们的想法,原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觉得现在的学习任务重,没必要浪费时间来做操,“有时间还不如多睡一会”;“都初三了,还用得着穿校服吗”?“白天特烦,晚上就想摆龙门阵,吹得高兴就停不住了,生活老师就扣分了呗”。我恍然大悟,原来学生有了动力,知道要学,但怎么学又成了问题。他们普遍感到任务重、时间紧,压力大。特别是一部分一二年级不太认真的同学现在心里着急了,但由于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,容易陷入一种慌乱、不知所措的状况,自以为抓紧了时间,学习效率却低下,没有效果,心里自然烦躁,表现在日常行为习惯上也就涣散了。为此,在班会上我首先对这种心理表示理解,肯定这种表现的实质还是反映出同学肯上进的良好的愿望,同时也指出他们对常规管理认识的错误。日常行为规范是学校有正常秩序,同学们能有规律学习、生活的基本保证。正是凭借良好的行为习惯,我们班在前两年一直表现突出,如果到了最后,我们还丢掉了这个“法宝”,不是得不偿失吗?大家想学好,心里急,就更要注重方法,打“时间战”“疲劳战”就是拿自己的身体做赌博,结果还往往是输。保持生活的规律性,不过多打乱生活节奏,是中考成功的基本保证。聪明的人知道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,知道劳逸结合,知道按部就班。这样讲了,我也随时注意提醒、检查。没多久,班级的常规又恢复正常。一直到中考前大热天,学生都自觉的穿着整齐的校服,一个不拉的出操。

五、精心营造互助友爱,共同奋进的集体氛围,加强情感教育

同学之间彼此亲近,相处愉快,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就能互相帮助,互相安慰与鼓励,获得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。这种集体的无形的力量能感染、打动到每一个人,促使整体的进步,效果比老师父母的单方面说教好得多。在三年班主任工作中,我每年给自己一个定位:初一“严”,初二“信”,初三“亲”。初一对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,抓规范,养习惯是重点,有耐于一个“严”字,严而有度;初二学习难度加大,有了青春期意识,要让学生信赖,学习、生活中的难题能对老师开口,要求老师“诚信,能信任”;到了三年级要更进一步,让学生觉得你可亲,“能象亲人一样,可倾听,可帮助”。这样做,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有了“可畏、可敬、可信、可亲”的变化。

同时,班主任要有意识的交给学生自我调控的方法:如何对待成功?挫折面前,是进是退?怎样发泄不良情绪?方式是多样的:可以用读报课的时间精心准备美文,用鲜活的事例、榜样的力量打动人,一篇文章,一个道理;也可以讨论,设想不同情境,看谁的方法最好;课堂上多给学生爱和尊重,多表扬、多鼓励、少批评,创造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;教学生学会微笑,体会这种美好的心理感受;大声对着镜子喊“你一定能行”;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,有针对性地单独交流,使学生感到你是像一个朋友一样在帮他解决困难,而不是在监督他们、找他们的“岔子”,不妨偶尔开开玩笑、用平等、宽容、耐心的态度倾听、交谈,如:“我能帮你点什么”,“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,看我们能否解决这个问题”等,事实证明,一次成功的谈话能消除学生内心的阴霾,带给学生莫大的鼓舞,从而促使其产生行动的巨变。

六、多安排活动,锻炼身体

利用体育锻炼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。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,增进心理健康,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实验表明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。体育能有效纠正改善学生自卑、胆怯、自信心不足等问题,增强自我控制能力。许多人可能都体验到:运动后,虽然可能满身大汗,气喘吁吁,但心里的愉悦是难以言喻的,一切都是那么美好,自己也充满了信心和力量。因此,安排体育活动是舒缓紧张情绪,放松身心的一个有效且必要的措施。

总之,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,它关系到无数个家庭的幸福,关系到整个社区的安定,关系到国家的未来。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,通过不同的方式,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,缓解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,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,意义十分重大。